年初四,跟深坑一處山村裡的幾位姑嫂,走到一處森林裡的農家拜年。
她們一路嘰嘰喳喳,興奮地談到那兒有一片菜畦,鼠麴草(見下圖)盛開了。還各攜一只袋子,順道想去摘採。大夥兒用完餐,她們沒閒著,馬上走進菜畦搜尋,做為今年刺殼粿的食材。
我一直以為鼠麴草的採摘狀態,應該以開黃花長條葉狀的為佳。殊不知,那已接近老梗了。舊曆年之際,嫩芽長出尚未結成花苞才是最好的時機。接著等黃色花苞待放,又可採一回。黃花盛開時,再採最終回。過去,在鄉村看到有人在曬鼠麴草,都是黃花為多。原來那已是末期,遠不若初期嫩葉的質地。
在台灣北部山村,清明前,我認識的農友都會採三回,一年要製作的粿點份量便綽綽有餘了。接下的季節,這類野草便不容易見著,反而是鼠麴舅較不拘泥於環境。有些人便採用鼠麴舅取代,據說口味也不輸前者。
走進菜畦後,幾位姑嫂只蹲在某一列A菜菜壟,沿此一路摘採過去。此種A菜葉瓣多皺褶,葉子不大,裸露的黑黏土壤,非常適合鼠麴草的生長。只見湯匙型的青綠嫩葉,低矮的密佈於A菜周遭。若說它是報春之草,亦不為過。
我的經驗裡,鼠麴草特別偏愛在菜畦環境,或者是茶園。但有些菜畦種的蔬菜葉片大時,鼠麴草就難以生長。她們忙著採集時,我又注意到,旁邊有一塊高麗菜區,一樣長滿鼠麴草嫩葉,竟沒人採摘。
不禁好奇探問,那塊為何沒人趨近?當地人據實以告,高麗菜蟲多,因而噴了藥。鼠麴草若沾了農藥,葉小而多瓣難以清洗,很容易積存在裡頭。若製成粿,對身體自是不好。她們採摘前,都先打探清楚,因而避開這一壟的鼠麴草。
鼠麴草難以人工栽作,都是野外天然生長,最怕的便是採自生長噴藥的環境。村裡摘採的,主要做來自己吃,或跟親友分享,當然會小心避開噴藥的地區。一般外頭採摘的鼠麴草,恐怕難以如此悉心。甚而在製作成粿點前,一再清洗,考量到顧客的身子。
有此瞭然,日後在觀光風景區,或者一般市集,看到淺綠的刺殼粿,我都很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勇氣食用了。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鼠麴草 – 中時新聞網 Chinatimes.com

wp header logo 93
廣告AD
廣告AD
廣告AD
廣告AD
廣告AD
More Stories
高雄人出發!壽山動物園「這天」試營運,必遊「空中廊道、鐵籠 … – 聯合新聞網
跨下的難言之隱—淺談鼠蹊部疼痛- MLB – 棒球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熊大免費貼圖又來了!6款大放送:連聖誕、跨年賀詞都有 – NOWnews 今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