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 PTel 電報

Nonprofit PressNewsMedia Co. Ltd.

大腦也有發音老師——每天十分鐘「回音法」,練出道地英文口說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wp header logo 2

wp header logo 2

廣告AD
ogre
廣告AD

沒有色彩的藍天:俄羅斯入侵一週年,烏克蘭被改寫的日常
【沖繩返還50週年】薩摩併吞、復歸日本、美軍基地,堆疊出當前沖繩的難題與哀傷
太空產業供應鏈發展先期計畫
【快篩試劑地圖】各縣市快篩實名制販賣地點一次查
2022烏克蘭危機:北頓內次克成為關鍵戰場,普亭自比為沙皇彼得大帝
把水送進最遙遠的地方|台灣世界展望會#WASH計畫
拜登核准阿拉斯加石油鑽探計畫,環團痛批背棄選前氣候承諾,政界支持增加就業機會
【關鍵科學院】狗狗為什麼常歪頭?歪左邊或右邊有不同的涵義嗎?
執迷於刺槍術、開倒車推廣踢正步,軍方守舊派邱國正是否適任國防部長?
【關鍵專訪】《本日公休》導演傅天余:回溯媽媽的家庭理髮廳,這是一種很美好的老派人情
【影評】《塔爾》:觀看凱特布蘭琪的「陽剛氣質」的方式,決定台上的人是誰
2023第95屆奧斯卡賽後分析:《媽的多重宇宙》橫掃獎季,我有預感未來幾年將有顛覆性巨變
哈囉!這裡是《VoiceTube 看影片學英語》(http://tw.voicetube.com/ ) 我們在台灣的生長環境其實不允許我們好好開口說英文,沒有機會開口說,到了出國遇到外國人突然發現學校只是教人答題,根本沒有辦法提供我們實質的對談應答能力,VoiceTube 在致力於打造練習聽力跟口說環境,給想自信開口說英文的人。 我們立志營造一個美好的英文學習環境,在這裡,你所學習的不再是語言而是知識的力量! 透過視覺上的影片情節,重複聽取單句,更容易了解單字的發音及用法,還能學習到更道地的生活化語言哦! 藴含黃金寶藏的部落格:https://tw.voicetube.com/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icetubetw
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內心有好多想說的話,卻只會說:「呃……」,或是看著外國人說出幾個小學程度的單字?我們整理了一些專家分享的秘訣,短短幾個月就能讓你口說大進步。
文:Jamie Chang
1. 大量地聽
對初學者而言,學習新的語言時,很重要的是「打開耳朵」,就像小嬰兒啞啞學語一樣,雖不會說卻已非常習慣聽到自己的母語。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熟悉的語言,所以千萬不能跟英文當陌生人,透過大量地聽可以讓我們熟悉英文的節奏、腔調及模式,不知不覺中耳朵就會慢慢跟英文變熟。
2. 先掌握句意,再鑽研字義
拋棄「必須了解所有單字才能理解完整的句子」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都是完整的句子而非個別的單字,因此先別急著拆解字義,你該做的是透過肢體語言及已知訊息理解句意,在這段過程中其實你就已經不知不覺學會英文了。簡言之,專注於你會的單字和句子上。
3. 將單字與生活連結
英文是「工具」而非「知識」,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過背單字的痛苦經驗,即使把整本單字書都啃下去,英文卻依然與你形同陌路。死背的單字是無法活用的,比起把單字書由A背到Z,更有效率的記憶方法是將生字與你的生活連結,不僅容易記憶,也讓過程變得生動有趣。
來看看年僅21歲卻精通20種語言的Tim Doner,如何具體運用這個方法練習:
4. 嘗試自己組合句子
當你學會10個名詞、10個動詞以及10個形容詞時,理論上你就已經有能力組合出1,000個句子。運用創意把單字當成衣服混搭,別要求自己造出完美的句子。主要目的是透過練習提升對單字的掌握能力及敏銳度。
5. 找個語言夥伴
想要開口說流利英文的不二法門就是大量練習,但練習時若有人在一旁指導可讓你進步更神速。好的口說練習夥伴會仔細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並給你實用的建議。透過面對面練習,你也能觀察他們說話的方式,學習如何發音,藉由模仿讓自己的口說更道地。
1. 沒有語言天分
「我沒語言天分,所以才學不好英文」,有這種想法正是阻礙你學好英文的主要原因。愛迪生曾說:「天才是99分的努力加上1分的天賦」,比起天分,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技巧並努力練習。快拋棄語言天賦說的迷思,別讓它限制了你的潛能。
2. 一定要在國外才能學好英文
「不去國外,留在台灣怎麼可能學好英文?」,知名口譯家浩爾正是打破這個迷思的最佳例子。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他靠著努力成為口譯員。現代社會拜科技發達所賜,我們可以輕易透過上網獲得許多學習的資源。環境不是你學習的擋箭牌。
快來看達人專訪,聽聽浩爾給在台灣學習英文的大家什麼建議:
3. 記性不好
「因為我記憶力不好,所以單字才都背不起來。」,許多人常有這樣的觀念但其實只要善用工具、搭配學習方法抓緊複習的節奏,你就能從七秒記憶的金魚腦進化成過目不忘的紀曉嵐。
掌握了上述學習的關鍵,打通英文的任督二脈後,再來要如何更上一層樓?台大外文系教授獨創一套練習秘訣——「回音法」,可說是「跟讀(shadowing)」的進階版。不同於跟讀的純模仿,回音法要求使用者在聽到一句英文後,先在心中重覆所聽到的聲音再以模仿的方式唸出來。這麼做能真正把句子「聽」進去並烙在腦中。
具體的回音法有七個步驟:
1. 掃過整段影片
選擇一部影片,將內容播放一次,不須完全聽懂,只須專心聆聽整體的發音、語調。
2. 熟悉影片內容
大致聽過後,接下來必須熟悉影片內容。
3. 精聽句子
播放一個長度適當的句子,仔細聆聽其發音、語調。
4. 在心裡重複「回音」
把剛剛聽到的話先在心裡模仿一次。
5. 將回音模仿唸出
在心中演練過後把句子說出來,不以自己原本的發音方式,盡量完全仿照心中重播的那個聲音。
6. 重複練習直至可以自然說出那段話
一開始說得不像沒關係,透過反覆練習你將愈來愈熟悉發音。終極目標就是練到可以如自然反射般,以接近音檔模式地把句子說出來。
7. 進入下一個句子
練得琅琅上口之後,就可以接著下一段的練習。
建議練習的時間是一天十分鐘,既能充分練習,也不至於讓大腦太過疲勞,當然你也可以為自己訂定適合的練習時間。一天無法練習完整部影片也沒關係,千萬別給自己加諸太多的壓力而影響學習的樂趣。
別再妄自菲薄了!只要掌握對的方法及用對工具,誰還敢說你是菜英文?
延伸閱讀:
本文獲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吳冠言
核稿編輯:李牧宜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 STUDIO團隊製作。
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在今年2月15日總統公告「菸害防制法」以來,國健署陸續預告修正多項配套措施,除了「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之外,還有2月24日同步發布的「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管理辦法」、「菸品尼古丁焦油含量檢測及容器標示辦法」、「菸品資料申報辦法」等,預告期同樣縮減至7天。跨黨派立委也在3月2號的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中,再次質疑衛福部如此匆促預告為圖利菸商,並要求應召開全台公聽會、落實本土健康風險評估。立委林為洲甚至於臉書表示,薛瑞元部長已口頭允諾,法案預告期過了還是可陳述意見,他很樂意協助大家送件。
在「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中,要求業者不能行銷加熱菸之「載具」,但未限制不得行銷「載具品牌」,引起各方譁然。專家示警,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不同於傳統紙菸,要吸食加熱菸,必須以加熱菸載具搭配菸彈一起使用。菸防法修法期間,國健署就曾因僅將載具視為一般3C產品、不與菸彈共同納入健康風險評估,而飽受各界批評。儘管後來國健署改變立場、納管載具,然預告的「管理辦法」中,仍未將載具菸品納入管理對象。以管理辦法第五條為例,規定「菸品展示,不得以電子螢幕、動畫、移動式背景、聲音、氣味、燈光或其他引人注意之方式為之」,但是因為加熱菸載具不屬於「菸品」,所以並不適用此一條例。
這意味著在新版的菸害防制法正式上路之後,只有販賣菸彈的場所會受到規範,而載具則可以在任何實體店鋪、網路上,以任何手法為其廣告、宣傳、行銷,甚至成為推廣加熱菸的手段和工具。簡而言之,未來超商可直接陳列載具販賣,讓未成年消費者得以輕易接觸、購買。
針對新興菸品對未成年者所造成的潛在危害,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我認為這次修法,應該是要以保護未成年的孩子們為前提。我們這一代,或者上一代吸食傳統紙菸的人,基本上會願意去嘗試新興菸品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他們都習慣傳統紙菸了,新興菸品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但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的好奇心、對新事物的新鮮感、同儕之間的誘因,這一切都有可能提高未成年者去嘗試加熱菸、電子煙的可能性。但現在我們的新法完全沒有起到保護、預防的作用,真的很令人憂心。」
以日本為例,2016年,加熱菸載具的使用在日本開始普及。三年後的2019年,日本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加熱菸載具市場之一,其中約有20%的吸食者年齡在20歲以下。根據日本醫學研究機構的數據,在2019年,加熱菸載具的使用在青少年之間呈現爆炸性增長,而且日益趨向年輕化,同年有逾1200例因加熱菸載具使用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其中不少是青少年。
在韓國,加熱菸載具的普及也帶來了類似的問題。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的數據,自2018年以來,由於加熱菸載具的使用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在該國激增,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截至2020年,韓國有約40%的加熱菸載具使用者年齡在20歲以下。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也指出,由於加熱菸載具的健康風險和成癮性,青少年吸食加熱菸載具將導致將來的健康問題。
菸害防制檢舉項目分11大類,包含販賣菸品之方式、菸品容器之標示、促銷菸品或為菸品廣告、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營業場所為促銷或營利目的免費供應菸品、未滿18歲吸菸、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於禁菸場所吸菸、禁菸場所未設置明顯禁菸標示或供應與吸菸有關器物、於非吸菸區吸菸、室外吸菸區標示及設置。在販賣場所稽查上,皆針對「菸品」本身,加熱菸載具卻不受此限,未來可能形成「一(加熱)菸兩制」情形。
根據聯合報報導,菸防法查緝多仰賴縣市衛生局人員來進行,且過去查緝違規情形不普及。董氏基金會主任林清麗表示,如果將載具比照菸品管理,地方衛生局稽查人員即可比照菸品管理來執法,但現在加熱菸跟載具定義不同,執法面更增難度;民眾難以確保購買地點是否合法;網路購物難控管,要限制未成年不能購買更難以落實。
黃正銘理事長更進一步質疑,縮短公告期限、倉促實施新法,如果已成既定事實,那麼政府稽查人員對於稽查的標準、措施,甚至這些菸彈、載具品牌的辨識,都做好訓練了嗎?能真正的從源頭為人民把關嗎?如果載具又不納管,誰知道當它跟菸彈結合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有人能負責嗎?
有鑒於載具不落實管理,將對青少年身心造成深遠影響,同時加重稽查難度,遺害深重,民間反菸團體屢次向國健署提出建言,卻得不到回應。因此,由170個團體組成的台灣拒菸聯盟也再次呼籲,懇請出身公衛界的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出面阻止,不要讓明明是吸食加熱菸必要元件的載具,被當成單純的3C零件來另外管理。
雖然菸防法配套法令預告期已過,但推動反菸不遺餘力的林為洲委員,日前公開表示將繼續將為大家的陳述意見送進衛福部,同時呼籲政府應立即查緝現在市面上這些未經健康風險評估、違法的新興菸品。除此之外,國健署草擬的健康風險評估漏洞百出且未召集專家討論,他認為衛福部應立即召開北、中、南、東至少四場公聽會,蒐集各方意見作為修法參考。陳椒華立委也在質詢薛瑞元部長時提到,現在的健康風險評估根本是紙上談兵,並且提出要有「本土健康風險評估」的訴求。
新版菸害防制法即將上路,但仍然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和挑戰。在可見的將來,除了期待政府願意為了保障公眾的健康和利益,繼續強化反菸政策的執行,從立法、稽查、行政措施等多種手段,來限制吸菸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國人也需要更加自覺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認識吸菸危害的認識,提高警覺性,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盡一份力。

廣告AD

source

廣告AD

廣告AD
廣告AD